对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121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1-11-03 16:59  来源: 字体:   

A1⠂ 

同意公开

湘公建议复字〔20211

对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121

建议的答复

陈献忠代表:

您提出的第0121号建议暨《关于加强礼让斑马线管理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当前工作情况

为切实加强礼让斑马线管理,提升广大交通参与者文明交通理念、素养,我们坚持宣传教育与执法劝导相结合,协同共治与重点推动相结合的工作原则,把治理斑马线通行秩序工作常态化,经常性开展相关整治行动,通过专项整治行动、电子警察抓拍和宣传警示教育等多种举措规范交通参与者和执法者行为;持续争取党委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重视,充分发挥省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平台作用,会同多部门齐抓共管,取得了一定效果。全省机动车斑马线礼让率有了显著的提升,“礼让斑马线”已基本成为文明交通共识。2019年至2021年2月底,全省城区因机动车未礼让斑马线肇事的交通事故出现较为明显的下降。

主要做了如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宣传教育促文明意识提升。为进一步提升司机及行人通过斑马线的安全礼让意识,传播礼让文化,大力开展宣传曝光警示教育工作。一是结合各地文明城市创建、驾校学员实践等情况,组织开展“斑马线上的安全”等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号召鼓励志愿者、群众自主关注和参与到礼让斑马线行动当中。2021年3月8日,长沙市交警支队“爱心斑马线”宣传活动,将全国目光聚焦在斑马线安全上。二是配合整治行动邀请媒体开展随警报道,组织各级媒体共同参与宣传报道典型案例;三是设立“红黑榜”,通过点赞正面礼让典型和曝光查获的违法案例、事故案例,结合当事人现身说法、执法直播等形式,在新媒体、电视、电台、平面等媒体平台广为宣传曝光;四是通过短信平台、公众号后台主动推送相关提示警示信息,在驾驶人满分审验教育学习中强制学习“礼让斑马线”课件和长视频;五是印制相关挂图、展板等宣传资料,在公共场所发放粘贴;六是深入校园开展“斑马线上的安全”主题教育,从未成年人开始培养树立交通安全意识;七是深入驾校、企业、社区等地,进行交通安全宣讲;八是组织拍摄各类交通安全宣传片、公益广告、音频等,组织广为播放。自2019年以来,全省共开展各类主题宣传活动2200余场次,曝光典型案例2300余起,发布相关宣传报道850余篇,印发相关宣传资料80余万份,推送警示提示信息1200余万条。

(二)开展专项整治强化规则意识。2018年3月,公安部交管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治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开始在全国部署开展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整治行动。我们按照公安部交管局部署要求,逐步将此项工作常态化,经常性开展相关整治行动,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以来,全省各地公安交管部门共开展相关整治行动1800余次,通过交警现场执法和电子警察抓拍查处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违法行为275万余起(查处量位居全国前五),通过现场执法查处行人、非机动车违法行为23.8万余起。以湘潭市城区为例,共查处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违法13.2万起,增设斑马线522组,人行横道牌124块,完善行人二次过街设施34处,家装电子警察抓拍系统4套。治理前期,公安交警在执法过程中出现了尺度不统一、电子警察采集设备设定不一等问题,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交通参与者对礼让规则的理解偏差。 2019年11月7日,我们在前期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印发了《关于查处“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交通违法行为的指导意见(试行)》(湘公交管〔2019〕45号)进一步规范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和交通民警的执法行为,切实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就“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交通违法行为的认定及处理做了规范,大大提升了执法管理的实际效果。

(三)推动社会共建共治。充分运用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交通问题顽瘴痼疾集中整治办、城市治理综合领导小组等平台,尽力争取各方力量共同开展不礼让斑马线治理工作。我们采取调研、座谈、征求意见等形式,针对斑马线上的隐患进行排查,共摸排出隐患或设计不合理斑马线路段1800余处。一方面通过交通问题顽瘴痼疾集中整治办公室运用通报、督办、交办等手段督促下级单位整改治理,另一方面积极向同级政府部门提出整改完善建议,部分路段已联动交通、城建等部门进行整改完善。如长沙市从道路和管理着手,逐步解决非机动车、行人乱穿马路等乱象,将非机动车道的建设纳入城市规划建设中,逐步解决非机动车道的设置问题,按照《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一圈两场三道”建设2019年工作方案的通知》(长政办函〔2019〕12号)的要求,政府部门加大了人行道、自行车道、健身步道的建设力度,从根本上解决“有道走”的问题。对于设置有非机动车道仍占用机动车道上行驶的非机动车,结合规范电动车管理条例的实施,出台管理细则,加强对非机动车交通乱象的管理力度。在处理涉及非机动车的交通事故时,依法将非机动车驾驶人违法行为处罚到位。常德等地通过交警双微平台和主流媒体开展“我为交通设施人性化献计策”活动,征集发现的交通管理和交通设施问题100多条,都及时排查、及时发现、及时整改,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通过前期各方努力,我们针对斑马线上的安全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与经济发达省份还有一定差距,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譬如因受警力不足和行政成本等多因素限制导致执法力度不够大,执法过分依靠电子警察导致粗放处罚、惩戒有余教育不足等问题。治理“礼让斑马线”这项工作是个系统工程,涉及面多且广,需要住建(城管)、交通运输、规划、教育和公安交警等多个职能部门通力协作,更需要交通参与者长时间的行为习惯养成积淀。在前期取得的工作成效基础上,我们还需要按照您的建议加大工作力度,提升硬件设施、提升交通参与者守法意识和文明意识,营造安全文明的出行环境,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积极促成政府分步骤完善共建共治机制,优化基础设施应用。治理“礼让斑马线”工作涉及城市道路规划、区域人车微循环、商超学工统筹、安全设施、宣传教育、执法查处等等多个方面,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党委政府主导,住建(城管)、交通运输、规划、教育和公安交警等多个职能部门通力协作。我们将尽力促成将斑马线治理工作纳入文明城市创建、乡村振兴成效等内容,加强各级重视程度;将在开展全面排查安全隐患的基础上,向各级党委政府积极提交合理化建议,分步骤分类实施,城市中心先行先走,县乡、农村地区路口、集市等人口密集区标志标线、红绿灯等基础设施优先建起来,逐步完善设施设备,根据人流量、群众需求等情况完善综合治理机制。

在权责范围内,尽最大努力和投入,改善交通标志标线和信号灯应用。在无信号控制斑马线前,设置人行横道标志,根据需要增设注意行人标志,并施划停止线、减速标线、人行横道预告标线和注意行人”“车让人监控拍摄等提示警告标志标线,提醒驾驶人提前发现、依法礼让斑马线。结合实际,适当增加立体斑马线,提高视认效果;调整优化交通信号灯相位和配时,重点解决信号配时不合理、行人过街时间不足等问题。科学应用信号控制方式,右转车辆和直行行人冲突严重的路口,可采取右转专用信号控制,减少右转车辆对行人的干扰;对行人流量较少的路段斑马线,可采取行人请求式按钮信号控制,有效平衡行人过街和车辆通行需求。

(二)进一步强化执法管理,规范交通行为。一是强化日常执法管理。将治理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非机动车和行人违法违规过马路作为日常工作重点,定期分析本地相关交通违法和事故的规律特点,定人、定岗、定时、定责,加强日常执法管理,突出执法管控重点,提高执法管控效能。二是深化科技应用。在重点区域、路口增设完善交通技术监控设备,推广应用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自动抓拍设备,全天候严查严管不礼让斑马线等违法行为。结合实际,引进人脸自动识别技术,自动抓拍闯红灯的行人和非机动驾驶人,通过曝光违法人员部分信息或事后约谈、通报、追查等方式,有效查处和震慑行人、非机动车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在行人过街流量大、闯红灯突出的路口路段,安装行人闯红灯警示装置,语音提醒行人红灯期间不闯灯、不越线,在安全区域耐心等待。三是规范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和交通民警的执法行为,切实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就“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交通违法行为的认定及处理做了规范。

(三)深入推广礼让文化,切实增强安全礼让意识。一是集中开展主题宣传。积极向省人民政府建言,要求街道、社区、企业和教育等部门积极落实交通安全宣传主体责任,开展相关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集中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创作一批宣传片、宣传海报,充分应用传统媒体平台和新媒体矩阵,迅速掀起宣传高潮,形成强大声势。各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通过交通安全公益广告、安全提示、违法曝光、事故案例警示、现场体验互动等形式,将主题宣传贯彻行动全过程,高频次、大范围进行宣传,持续强化宣传效果。二是突出重点源头宣传。充分发挥交管宣传阵地作用,在车管所、交通违法和事故处理窗口等摆放宣传展板,播放宣传视频,广泛传播法律规定、斑马线人车遵守规则文明礼让的重要意义等交通安全常识。积极协调教育部门、文明办、共青团等部门,动员在校学生、机关、企事业等单位工作人员以及文明交通志愿者参加宣传。发动街道办、村(居)委会、社区,在写字楼、住宅小区、企事业单位,通过张贴海报、设置展板、发放材料、承诺签约等方式,延伸宣传触角,提高群众知晓度。推动快递、外卖行业和运输企业加强安全教育,培养斑马线上等一等、确保安全再通行的职业习惯。针对老年人群体活动规律,加大公园、广场等老年人活动区域宣传力度。三是加强劝导提示宣传。充分发挥停车场经营单位、小区物业作用,在机动车上道路行驶前、居民出门前开展宣传提示。联合交通运输部门督促客运场站、客运企业、公交企业落实出站检查、提示告知制度,在发车前提醒司机经过斑马线时减速慢行、文明礼让,在有条件的车上播放宣传音像资料,提醒乘客过马路时注意遵守规则、注意安全。

湖南省公安厅

2021年515

联系单位:省公安厅督办室

联系电话:0731—84597726

抄送:省人大联工委

省政府办公厅

湘潭市人大常委





湘公建议复字【2021】1号0121号.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