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
刘宏,2006年12月从部队转业,2007年1月参加公安工作,2023年底从刑侦岗位转到社区民警,现为芙蓉分局东屯渡派出所扬帆社区社区民警。
他是见缝插针的“螺丝钉”
转岗之初,刘宏面对繁杂的社区警务工作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为了尽快上手工作,刘宏就像一颗“螺丝钉”,只要一有时间就穿行在辖区,熟悉了解辖区内治安状况、实有人口、社情民意,每天走街串巷,哪里人多就往哪里“钻”,幼儿园、重点单位、商铺…
“做社区工作就是要腿勤、嘴勤”,刘宏的社区工作经验就是腿要勤、多走动。每到一处,刘宏就会主动向居民介绍自己,和清晨锻炼的老人聊几句,与门口摆摊的小贩打个招呼,看似闲聊,实则在察看有没有苗头问题。“老板,你们收的现金不要放在门市哟,拿到银行去存起。”“年轻人一定要注意电信网络诈骗。”凭着这股军人不服输的劲头,在短短2年不到时间,刘宏快速成长为社区民警中业务的佼佼者。
“刘户籍干啥都是风风火火的,群众的事他是一秒钟都不会耽搁,只要接到辖区群众求助电话,他总会快速赶往…”社区的工作人员说:“每次都能看到他走路带着一阵风,在各个小区忙碌。”
他是社区的“大管家”
刘宏所在的社区流动人口多,要管好不容易。但他从容不迫地专心细研,将警务端口前移,努力把隐患消除在萌芽,他常说:“群众的事儿,拖不得;遇到矛盾,躲不得。”
“楼上的住户晚上太吵了,一到晚上就是麻将机洗牌推牌的声音,实在受不了了!”在一次社区走访中,刘宏得知辖区居民陈女士与楼上的邻居因噪音问题产生了争执。双方多次投诉到小区物业,物业工作人员曾多次组织双方协商,但始终未能达成一致,矛盾逐渐加剧。为了避免矛盾恶化,刘宏迅速介入,深入了解后得知,楼上住户很好客,家里隔三差五就有亲朋来聚餐,这让作息规律的陈女士十分困扰。
在刘宏的协调下,两户居民达成一致,楼上住户负责采购脚垫对桌子、椅子等家具进行包裹,并在地面铺上软地垫,同时商量好晚上的娱乐活动不会超过11点。困扰许久的噪音终于得到解决,陈女士感激地说:“为了解决噪音这个事,刘户籍真的费心了,现在终于摆脱这个困扰,我终于能安安稳稳地睡觉了!”
他是平安的“守护者”
在社区居民眼中,刘宏更像是邻里之间的自家人。曾经,辖区两个小区之间的墙拐角处一到夜晚便漆黑一片,周边下夜班回家的居民深感不便。细心的刘宏在工作中发现了这一情况,随后积极走访。经过多方沟通,很快狭长的巷道迎来了修理路灯的工人,围墙拐角处的太阳能灯亮起,既点亮了巷道,也照进了群众的心。“修一盏灯,亮一条路”,看似微不足道,但却是群众的“心上事”,刘宏的“上心事”...........
去年底,多名群众反映某小区存在高空抛物问题。刘宏对此事念念不忘,多次协调推动,争取各方支持。之后更是多次到现场踩点、安装调试。经过一个多月的不懈努力,在多部门的共同协作下,该小区成功新建了6个高空抛物摄像头,实现了小区楼栋全覆盖,赢得了小区居民的一致称赞,平安社区建设也更上一层楼。
作为社区民警,刘宏凭借一人、双腿,穿梭于社区之中;一本本子、一支笔,随时记录社情民意。他表示,自己担任社区民警的初心很纯粹,就是多为老百姓办实事,他将继续倾听群众的心声,耕耘好“社区民警”的责任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