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生,男,汉族,1973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1992年入伍,2004年从部队转业从警,实现了从军人到警察的角色转变,现任祁阳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政委、一级警长。
从警二十余载,陈文生曾获3次“个人三等功”、“永州市五一劳动奖章”、“湖南省模范退伍军人”、“全国公安机关70周年大庆安保维稳工作突出个人”、“湖南省公安机关百佳优秀民警”、“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等荣誉。2025年4月,他再攀高峰,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这些荣誉,是对他工作的高度肯定,更是他坚守初心、奋勇前行的生动注脚。
军魂淬炼的忠诚底色
1992年,19岁的陈文生身着橄榄绿走进军营。十二载军旅生涯,战术训练场的摸爬滚打锻造出钢筋铁骨。2004年转业时,他毅然选择公安战线:“军营教会我冲锋,警营就是新战场。”在巡特警大队,这位“拼命三郎”屡建奇功:痛风发作时吞下止痛药继续蹲守毒窝,哮喘发作时揣着气雾剂突入涉黑抓捕现场。数字记录着他的战功:处置突发事件900余起,参与重大安保400余场,协助破案200余起,抓获逃犯10余名,查获涉毒案件60余起。
2017年祁阳特大洪灾中,他在齐胸洪流浸泡三天三夜,陈文生和队员们成功营救和转移安置受灾群众1000余人次,此时陈文生的后背已被冲锋舟磨得血肉模糊;2018年肖家镇九龙村泥石流现场,他被坍塌房梁砸伤的右手裹着塑料袋继续清淤,他和队员们顾不上吃饭,冒雨抢险时,村民们心疼他们送来充饥食品。任务结束归队前,陈文生按市场价将食品费用统一支付给村支书,委托其转交给村民,他说:“群众已经很不容易了,我们不能拿群众一针一线。”
冲锋在前的平安守护者
2024年春节前夕,湖南遭遇多次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凌晨5点,正在值班的陈文生接到群众反映,称辖区挂榜山林场路段因冰冻灾害发生塌方。他迅速集结警力,顶着严寒带队进山封路。山路结冰,坡陡路滑,为保障安全,陈文生一行人果断下车,在刺骨寒风中,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崎岖湿滑的山路上艰难前行。历经一个多小时,终于赶到塌方处,他迅速拉起警戒线、设置警示标志,并清理路障。在他的指挥下,滞留的20多辆汽车缓缓调头,司机们纷纷摇下车窗向他竖起大拇指,他却躲在警车后偷偷喷了几下哮喘气雾剂。
疫情三年,陈文生带头请战。作为青年突击队队长,他带领队员们坚守高速路口,劝返车辆、转运物资、护送病人,用沙哑的嗓音喊出了“疫情不退我不退”口号。物资转运中,他又化身“搬运工”,保障防疫物资及时送达。
心系百姓的暖心政委
调任交警大队政委后,他不辞辛劳走遍辖区所有道路,对路况了然于心。当发现城区三座桥早晚高峰拥堵严重,他琢磨出“铁骑中队”的点子——20辆警用摩托车组成的机动队,像尖刀一样插入堵点,平均处警时间从15分钟缩短到5分钟。如今在祁阳街头,总能看到戴着防护头盔的铁骑队员穿梭在车流中,而他们的“领头羊”陈文生,每天7点准时出现在最堵的路口,亲自指挥早高峰。他累计参与路面执勤督导行动800余次,查处各类交通违法5000余起,行政拘留120余人,刑事拘留40余人,有力保障了道路畅通和行人安全。
2023年夏天,当他得知村民唐某因车祸无钱手术,他连夜赶到医院垫付医药费,又跑了3天帮其申请道路救助基金。“老百姓的事,等不得。”他常说,警服上的国徽,就是老百姓的护身符。
清廉护警创佳绩
陈文生将“清廉交警”建设作为管党治警的核心,主动扛起政治责任,推动创建工作落地见效。他以廉政讲座、案例剖析、实地教育等多元形式开展廉洁教育,同时强化内部监督,构建起严密监管体系,让廉洁理念深入人心。自2022年以来,大队保持零违纪,展现出严明的纪律作风。
近年来,在他的努力下,大队执行重大安保警卫工作90余次零差错,协助大队长统筹推进事故预防“减量控大”、“交通问题顽瘴痼疾集中整治行动”、“一盔一带”、酒醉驾专项行动等工作,成绩卓著。
从军营正步到警营征程,陈文生的制服色彩几经更迭,唯有胸前党徽始终熠熠生辉。当晨光再次染亮祁阳的街道,他整理白手套走向执勤岗,警靴叩击斑马线的节奏,恰似当年训练场上的铿锵正步——这是一个老兵对人民的庄重承诺,更是一位警察用生命书写的赤诚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