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110的故事——记株洲市公安局警令部110报警服务台

发布时间:2021-06-01 17:27  来源: 字体:   

在中国任何一个地方,只要拨打这三个数字,就一定会有人及时回应你,它就是110

“我记得刚刚毕业的时候,大家都在说做了什么样的工作,他们有刑警、特警、还有交警,可到我这呢!接电话的。”刚从株洲110报警服务台调入天元公安分局三门派出所的张迎告诉我们,平均每天,从她们中接起的电话有3千多个,一年有一百多万。而她们接听的电话就汇成了今天的一个个110故事……

“喂110啊,我家孩子不听话,你能不能帮我教育教育他啊;还有,喂110啊,我银行卡被吞了,你赶紧派个警察过来,帮我把机器拆开;又甚至有,喂110啊,我家房顶塌了,你赶紧来救我啊,您别着急,说一下位置,呃、呃,对不起啊,我刚才在做梦……”

“每当这个时候,我都是特别的无奈,但就是这种非紧急非警务的电话,居然占到了我们全市接警总量的百分之七十。”张迎告诉我们,作为一名接警员,接好一个电话容易,但接好几十万个电话不容易,我在这个岗位上,哭过好多次,被指责、被误解、被骂。我常常问自己,110是什么?难道只是接电话派个警这么简单吗?每一个电话,短的不过十几秒,最长的也不过几十分钟,但我们永远不知道,电话的那端在发生着什么,又即将发生什么……

“每当这个时候,我都是特别的无奈,但就是这种非紧急非警务的电话,占到了全市接警总量的百分之七十。”张迎表示,作为一名接警员,接好一个电话容易,但接好几十万个电话不容易。自己在这个岗位上,哭过很多次,被指责、被误解、被骂。她常常问自己,110是什么?难道只是接电话派个警这么简单吗?每一个电话,短的不过十几秒,最长的也不过几十分钟,但我们永远不知道,电话的那端在发生着什么,又即将发生什么。

20205月的一天深夜,110报警服务台接到一通电话,一串急促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过来:“警察同志,我看到有人在‘快手’发了一张照片,是瓶农药,还配文字说‘这是我最后一次发状态了,再见了这个世界’。”张迎心里“咯噔”一下,瞬间清醒。她立马拿出手机查找视频,给这位发布者留言,试图和她取得联系,获取她的位置,同时,安排同事不停地翻看她与其他网友的互动消息,希望网友们能一起劝导她。

通过对她的ID进行研判和多方面寻找信息,民警成功获取了她的电话和位置,张迎立即派警,同时拨打她的电话。电话接通了,那头传来奄奄一息的声音,“喂,你是?”“我是株洲市110,请问您需要什么帮助吗?”张迎回忆,对方和自己说过的话至今都让人记忆犹新。

“我今年15岁,在我10岁的时候妈妈就去世了,爸爸找了个新妈妈,生了弟弟,从小家里就比较关心弟弟,没有人在意我。我不想活了,我想去找妈妈,谢谢你愿意在我死前和我说话,你是个好人。”听到她微弱的声音后,张迎整个心都揪在了一起,一刻不停地安慰她。一分钟,三分钟,终于,张迎在电话那头听到了民警的声音:“找到了!找到了!我现在就送她去医院!”到这时,张迎悬着的心总算放下,回想起这几十分钟,既短暂、又漫长,注定会是自己从警生涯中难以忘怀的一个时刻。

据不完全统计,110报警服务台近年来年均调度救助危急伤病群众1500余人,排除重大险情300余次,劝阻轻生者500余人次,送返迷路儿童、老人600余次,调解矛盾纠纷3万余起。株洲市110报警服务台更是先后获评“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全国公安机关接处警工作先进集体”,抗疫“三八红旗集体”,“全市最具魅力所队”等荣誉称号。

有困难找警察,找警察第一反应就是打110,它是我们潜意识里,最习惯的存在。它是那个,无论你在哪里,无论是清晨还是深夜,都可以随时拨打的电话。但是,它更应该是那个守护在我们身边的生命线,“我看着株洲的地图,仿佛每个角落都曾在接警单里出现过,似乎每个地方,都有我曾经帮助过的人们。我们每一个接警员,虽然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我们会始终坚守在电话线的这端,守护好市民群众安全感的最后一道防线,当你们拨通110的时候,我们随时准备着给予你们回应。”张迎自豪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