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朋友强烈推荐我看《觉醒年代》这部剧,我本来是拒绝的,以为像“抗日神剧”一般漏洞百出。可真正看了之后才知道,剧情、镜头的每个细节都能感受到先辈们的伟大和无畏。后续又看到一个热评,更是热泪盈眶,从而由心底衍生出来一种悲壮。热评的大致意思是这样的:我们站在历史后来人的视角去看先辈们,我们一直知道他们伟大,却依然低估了他们的伟大,他们的伟大和悲壮远比我们所想象的要深重的多。因为我们看见了最终的胜利,所以能感受到他们奋斗的意义,但在他们前赴后继的牺牲时他们并不真正确定战争会胜利。在当时国土沦丧的背景下,最终胜利才像是痴人说梦,所以有人选择了做汉奸走狗,但那些革命先辈们依然选择“不做亡国奴”,依然坚定的说着“我们一定会获得最终的胜利”,然后成为英雄、成为烈士!所以原来“坚定的信仰”是这个意思!
反观现在的我们,长久的安定让大多数人丧失了斗志,在安逸的生活中渐渐失去了最初的梦想,甚至于迷失了自我。现代社会的冷漠成了人之常情,绝大多数人的一生,就是为了买一套房、一辆车而在不停地劳作,所有工作的努力只是为了赚钱、为了生存、为了养活一个家庭,失去了生活本该有的乐趣。但是,总觉得我们缺少了点什么,每天麻木的上下班,吃饭、工作、睡觉,生活像一潭死水,没有一丝涟漪和浪花,没有一点生机和活力,甚至已经开始不愿意去思考。或许,有时候我们会想“不能再这个样子了”,但是却又从来没有为改变付诸过行动。我想,这大概就是“冷漠病”、是“迷茫症”,是该有的信仰支柱已经沉睡,而治疗这一症状的唯一途径,便是使之觉醒。
立足本职工作,脚踏实地,不拖延不抱怨,觉醒敬业之心。
真正参加工作,发现警察这个职业并不只是我们在影视剧中了解到的那样:高质量的队伍、高水平的能力、高科技的手段,办的都是惊天动地的大案。现实的警察,尤其是基层警察队伍,并不像我们平常了解到的那样,它有打击犯罪的豪壮,也有鸡毛蒜皮的调解;有冲锋陷阵,更有后勤保障;有抢险救灾,更有巡不完的逻、值不完的班和报不完的数据材料。而作为内勤的我,出去办案抓人的少,更多的是坐在办公室敲敲打打、收集材料、整理报表……。有时候,工作也会很疲倦、很厌烦,报不完的数据报表让我压力山大,一度想要把面前这些纸质文档撕个细碎。但每次这念头一出,心里的另一个小人又出来了:你不应该这样,这是你的本职工作,如果这些都不做,那你当警察又是在干嘛呢。这些本来就是你应该做的,现在不做只是一时轻松,抱怨也解决不了问题,事情总是要你来完成的,何必又上火又耽误了时间。所以,我们要始终带着热爱和敬意的态度去工作,工作才能事半功倍。
始终坚持学习,充实自己,不要停止思考,觉醒自省之心。
以前上学的时候,总觉得上班了就轻松了,就可以不用起早床、不用学习,不用考试,不用担心考不上大学,不用担心找不到工作……。可参加工作之后,扑面而来的紧张工作氛围让我喘不过气,让我觉得参加工作之后反而要学的更多。看到其他同事的工作能力强、文字水平高,也会下意识的羡慕;碰到难度系数大的文字材料毫无头绪会暴躁的让人心理压力极大;再到跟领导汇报内心仿佛有一肚子想说的却又根本表达不清时的懊恼。畏难情绪的产生正是因为觉得自己不会,因为心里没有底气。本领的恐慌感,让人不得不坚持学习,只有自己心中有数、心中有货、心中有底,内心充实了才能做到有条不紊、有井有条。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善于思考,如果每天只是机械似的推一步、动一步,只会慢慢磨灭掉我们的意志。我们不仅要常常反问反思自己,更要常常总结提炼、提升成长、补齐短板。所以,自省尤其重要,他能让我们发现自己的不足,并能找到要更加努力的方向。
拒绝无效社交,肃清朋友圈,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觉醒为民初心。
公安工作点多、线长、面广,不仅有日常工作,还有服务大局的中心工作。繁杂的工作,让初入警营的我渐渐学会如何扣好“第一粒扣子”。扫黑除恶、教育整顿、党史教育等等无一不在警醒着我,看着警示教育片中一个个落马官员的忏悔,对比着革命先辈的忠贞英烈,再看教育整顿的严查严整,我觉得对我们来说起到了很好的警示和示范作用。拒绝无效社交,肃清朋友圈,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底线,踏实工作,始终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才能真正做一个人民的好警察。
一个民族的觉醒需要的是人民群众的觉醒,人民群众的觉醒正需要我们一线工作者的引领,在我们国家繁荣强大的大好形势下,我们更应该始终保持着头脑的清醒,不安于现状、不麻木消沉,为了守护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坚定我们的信仰,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光和热。